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万历三大征 >第四十八回:借乱李昖兴大狱,重臣求情保民

第四十八回:借乱李昖兴大狱,重臣求情保民

作者:石门公子更新:2021-03-20 01:51:31

    借乱李昖兴大狱,重臣求情保民心

    朝鲜柳成龙因功升为领议政,伊斗寿则被降为中枢府事。柳成龙担任朝鲜一国的宰相并为预防日军再次入侵开始研究防御方案。柳成龙领新任兵曹判书李德馨、吏曹判书李恒福觐见朝鲜王李昖。李昖正与金贵人饮茶,见三人前来便询问方案准备如何?

    李德馨答道:“殿下,我们与领相商议过后,定下两种方案。一是养民即养军,所以应全力生产粮食及食盐。”朝鲜王也认为应当如此,但朝鲜战乱过后土地荒芜,如何尽快完成所需却令朝鲜王费解。

    李恒福随后便呈交奏疏称具体方式尽在其中请李昖阅览,随后便说到第二份方案:“关于补充军士,以往朝廷通过训练都监来培养人才,地方还以服兵役来征集,所以只以贫苦的百姓来形成军队,若想强军,应无论两班还是乡民,都不应再有良贱之分。需编成束伍,可让所有可杀敌之人尽可参与,一视同仁。”

    李昖听后十分吃惊:“领相,非要如此不可?两班之前对免贱法、作米法都已好不容才让步,再照方才所说,那士大夫和乡民还有何不同?寡人也十分为难。”

    柳成龙劝道:“殿下,自从太祖建国之时,卫国军役便是不分身份,是人人都会感到荣耀的义务。但久后两班利用职权及利诱令人代服军役,渐成惯例。最终在中宗大王时变为理所应当,两班只为一己之私,贪图富贵安乐,不敢为国家牺牲,却还身处高位肆意妄为,被祸害已久的百姓又怎么为国家卖命。战乱初期士卒溃散,这也是原因之一。束伍军并非扰乱两班和乡民的身份秩序,而是恢复太祖之法而已。”

    李德馨也说道:“自殿下准许施行免贱法和作米法后,民心大振,束伍军可整顿国家军纪,克服国乱。望殿下明察。”李恒福也说道:“殿下,据臣了解,并非所有两班都反对束伍,两班中部分有志者对束伍极为赞同,士大夫中也有不少在国难中动员义兵,此事并非不能被两班接受。”

    但李昖担心战乱结束之后反而会令两班造反,柳成龙劝李昖现在不必担心两班,而应预防日军再次入侵。李昖无奈。晚间世子光海君请见李昖,李昖问道:“各地义军队长不断上本支持束伍,可是你在背后指使?能如此轻易动员他们的除了你还能有谁。”

    光海君直接坦言:“殿下所猜无误,是儿臣告知了各地义军队长束伍的意义,儿臣也担忧两班反抗,但儿臣认为此为克服战乱所设,而战乱之后也可调节或废除此法,法令制定需因时而变。”李昖轻笑光海君变了不少。

    光海君面无表情轻声答道:“天下人心每天都在变化,儿臣自然也不例外。”李昖因此表示一定会考虑光海君的建议,光海君拜谢告退。另一边李德馨也对柳成龙表达了此事的忧虑:“主上左右为难,两班虎视眈眈,恐怕冲突一触即发,主上殿下最近接受了这么多的改革奏请已是奇迹,束伍一事是否可以暂缓推行?”

    而柳成龙决心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正欲再去请旨,李恒福匆匆来报束伍法已经获得准许,承政院已经开始向全国颁布,柳成龙细问下才知是世子及义军队长也给予了帮助。

    在之前关于光海君能否得到明朝正式册封为世子一事上,柳成龙因表达了否定的观点而深深触动了光海君日渐敏感的内心,自那以后对柳成龙也时有误解,渐渐疏远,略加敌视。也正因此才令柳成龙感到诧异。而光海君经过长期的挫折和磨砺,也潜移默化的从贤明宽厚转向满腹心机,渐渐涉入党争。

    万历二十三年,在免贱法和作米法之后,不论一切身份,令所有壮丁服兵役的束伍制度开始全面施行。两班士大夫虽多有怨言但也无力反抗,柳成龙的改革得以深度推进。但不少地方因战乱造成的伤痕还未平复,部分地方官员的贪酷也令百姓苦不堪言。官军李梦鹤因此广发粮食召集百姓反抗,并假扮义军某队首领煽动义军于忠清道造反。备边司因此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备边司会议上,李德馨报称李梦鹤已占领鸿山,经过青山、青阳正往洪州移动。洪州有林得义及朴名贤把守。义军首领金德龄奉都元帅权栗之令驰援洪州,巡边使李镒也请令前往援助。

    李镒说道:“李梦鹤所率领的本部和义军都已算是经历战阵磨炼,堪称精锐,最开始不过千人的乱军,现在已经过万,即便金德龄援助也是难以应对。我认为非我李镒出马不能解决此事,请领相允许我去助一臂之力。”

    柳成龙回绝道:“可以派遣的将领很多,我并非发愁没有将帅可用,我在发愁民心。如果民心此时散去,即便镇压乱军也毫无用处,乱军中大多是被李梦鹤蛊惑的百姓,直接用武力镇压会令我们的改革努力付之东流,应当以招抚为主。”此时朝鲜王李昖突然来到备边司指责柳成龙偏袒乱军,柳成龙不解。

    李昖说道:“他们要杀寡人,是准备推翻国家的逆贼,巡边使李镒听旨,立刻率军前往洪州剿灭李梦鹤,凡是跟随李梦鹤叛乱之人一律斩首!而带回李梦鹤首级之人,寡人会不分身份,赐其官职田地。”

    柳成龙劝道:“请殿下三思,现在改革推行不久,部分地方还未能得到恩惠才会有此意外,只要再过些时日,百姓自会知道朝廷对他们的用心,他们也会对殿下感恩戴德而忏悔此次的罪孽的。”

    李昖不耐烦说道:“领相所言极是,寡人为了安抚百姓不顾两班士大夫反对,坚决实施改革,结果得到的却是这样的谋反,寡人还真是欣慰无比,巡边使李镒,你还站在那里做什么?寡人刚才的命令你没听清么?”李镒急忙领命出击,李昖也愤怒离去。

    李梦鹤率军抵达洪州城外向所部喊道:“今夜我等便在城外驻扎,明日定要攻陷洪州,只要攻陷此城,红衣将军郭再佑及忠勇将金德龄便会于我等会合,共建繁荣!”群情因此激昂。但柳成龙早已安插细作混入李梦鹤军中劝导百姓。

    细作趁机互相斗殴引得关注,并向百姓说道:“大家快来瞧瞧这个疯子,说什么要来帮助我们的金德龄将军反而要来抓捕我们?真是鬼话,直接说害怕官军不就好了!”

    另一细作喊道:“是真的大哥,是金德龄将军的手下甲吉告诉我的,不是要来帮助我们,而是来镇压叛乱啊,啊呀大哥,跟我一起走吧,留在这真的会死的!”此话一出立刻引得议论纷纷,一农民再三细问,并称在金德龄手下做过义兵,细作喊道:“那实在是太好了,那你快跟我们说说,我们是叛军的话,那位将军是能跟我们出生入死的人吗?”

    该农民不敢确信,细作之间于是继续大打出手引来李梦鹤命人抓捕,细作逃后,乡民之间皆惶恐不安,开始陆续逃窜。其中有部分乡民认为如果直接逃跑,这一生都会被当做逆贼被官府追捕,便决定奉王令取李梦鹤首级赎罪。逃窜之民也逃入了金德龄所在认罪。金德龄正欲抓捕,领头叫道:“将军,是我,是曾在你手下当过义兵一年的大成。”金德龄仔细观察后说道:“既然是义兵,为何会参加叛军?”

    大成答道:“小人回到家乡后,只见家中妻儿二老都在疫情中死去了,家乡人也所剩无几,就这样一直处于流浪之中,后听闻将军要和李梦鹤会合才特意加入的,结果都是谎言。其中既有像我这样被骗来的人,也有因为生计艰难才被迫参加的人,我也应该去砍掉李梦鹤人头的。”金德龄吃惊问李梦鹤是否已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