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最强酒楼 >第二百零一章 看得孔颖达的菊花一紧...

第二百零一章 看得孔颖达的菊花一紧...

作者:扑街的青菜更新:2024-04-04 07:40:05

    

次日,商贾百姓等,一如既往,该干嘛的干嘛,清晨就早早的起来摆摊抑或忙里忙外!

对于昨夜宫中商量的大事,一无所知!

而在这等人之上,朝堂大佬之下,平时喜好交友、消息灵敏者,却是闻到了一些风声!

虽然有了叮嘱不许透漏、保密等命令,但人数众多,各人所思又皆不一样!

而且又是在往日友人面前,心中也是防备不高,所以言语间,谨慎不高!

一些消息,却是不经意间透漏了出去!

而那些听到的友人,面上不变,心中却是掀起了滔天骇浪,五姓七宗准许科举!

科举改革!

这两者,无论是哪一样,都是惊天秘闻,虽然朝廷既然有了决定,迟早也是会公布出来!

但早一日知道和晚一日知道,却是大不相同!

友人面上不动声色,却是好奇的追问起来!

五姓七家禁止参加科举,可是当今陛下当初明言的,至于原因,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就是想要通过这个方法削弱五姓七家的门阀势力!

不说算不算成功,但效果却还是有的,起码在现今朝堂上高官大佬中还没有一位是五姓子!

这个时候,怎么就突然准许了呢?

难道是陛下已经向五姓七家屈服了?

还有,科举改革可是大事,科举代表着国家轮才的标准,虽然很多世家都不屑于在科举中和他们玩!

但从科举中涌现的人才,却是不可忽视!

星星之火,有时也是足以燎原!

而且,科举的改变,关系着天下读书人的前程,以及其中关系着的各家学派之争!

绝对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

别看儒家势大,似乎天下文人皆是儒士,但其中也是派系林立,先是誓死坚持孔子礼仪的鲁儒!

鲁儒代表着保守派,对于孔子之言,不问青红皂白,不看环境变更,皆是支持!

以及后面性恶论的荀子,性善论的孟子,和孔子下面的七十二弟子的派系!

虽然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并不是每人都有传承传了下来,但多多少少的,仍有十几支!

别看人人都尊孔子,但只要是人,就有着思想理念的不同,有的分歧较大!

有的分歧狭小!

但只要有着分歧,千百年下来,再小的分歧,也足以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最后再演变成大的分歧!

何况千年演变,后人阐述先人的理论,终究会有着些许差别,而且,有着先入为主的想法!

在阐述时,就会想着和别派的不同!

是以,虽然尊孔子者,皆统称为儒士,但其中,却又是传承不同,自然,在科举中对应的儒家典籍!

跟着也是代表着不同的派系!

所以,这科举改革,不知道是陛下和朝堂上的那些滚滚大佬,是倾向于哪一脉?

而在打听消息者中,又属孔颖达最是云淡风轻,毫不在意,因为无论科举中典籍换成儒家哪一脉!

《论语》、《春秋》等必然不会变!

不然连开创儒家的圣人孔子典籍都被排除在外,那些后辈先贤的典籍!

又凭何敢在孔圣人书籍前?

是以,作为孔圣人第三十一世孙,他对于科举改革,虽然好奇,但却不甚在意!

或许考试典籍会有着轻微变化,但终归不变的,就是都是儒家经典典籍!

这是千百年以来,历代王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带来的强大自信!

只是,关于科举改革,陛下没招他进宫商讨,让他心中有些不舒服,这样的大事1

他这个举世大儒不在场,凭着那些半吊子的儒家文臣,这不是乱来吗?

虽然这样想,但孔颖达没有表现出来,李世民平时表现宽宏大度是一回事!

但作为臣子,如若对君王不敬,却是大大的不对了!

是以,孔老头一脸云淡风轻的听着那老友的回答,心中想着,大不了如果那些人没制定好!

自己再单独向陛下进谏提出改善而已!

想必在陛下心中,自己这个大儒,孔子第三十一世孙,必定比那些半吊子的文臣更加了解儒家,到底哪些典籍合适放在科举中!

为国选才吧!

当然,他到时候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偏袒孔子以及其嫡系典籍的想法,这个不足外人道也!

无论怎么样,使得儒家的影响力慢慢壮大,却总是没错的1

那官员听到友人追问时,都是同僚,自然也不藏着掖着了,一股脑把李世民对五姓七家的态度说了出来!

那自责语气,似乎闻者流泪,看者伤心!

反正就是一个意思,陛下英明神武,圣贤爱民,一视同仁....有什么好词,都是往李世民的身上装就行!

现在陛下虽然不知道他的忠心,但总有渠道,会有人把今天的情况上报!

到时候自己自然能得陛下欢心了!

旁边听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